查看原文
其他

领导干部应善握笔杆子

之江轩 浙江宣传
2024-11-02

 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


我们党历来重视笔杆子。“纤笔一枝谁与似?三千毛瑟精兵。”在革命战争年代,毛主席曾把“笔杆子”提到和“枪杆子”同等重要的地位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优秀的领导干部都善于发挥笔杆子对分析问题、阐释思想、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。


笔杆子出战斗力,笔杆子中也见作风。领导干部善握笔杆子,并不是说什么文字材料都要自己直接写,也不是说每天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具体的文字工作中去。关键在于,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性地亲自牵头重要文稿起草,直接指导,带领大家一起思考、研究,出观点、出思路,把自己的工作思考最大限度地体现到文字材料之中。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自2023年隆冬之时,延续到2024年的盛夏时节,历时7个多月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,全程擘画、组织调研、精心指导、把脉定向。


然而,在现实中存在一种不良现象。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笔杆子,有的认为握笔杆子不过是玩弄文字、做表面功夫,对工作没有实际帮助,有的觉得握笔杆子比较辛苦、费时费力,于是全部交给别人代劳。这类现象值得警惕。


图源:视觉中国




领导干部不善握笔杆子,会直接产生一些“不良反应”。


比如,耽误了工作的推进。所谓“文以载道”,重要文稿包含学习、调研、思考、决策等全过程,是科学决策、集中智慧的重要环节,不仅体现工作、指导工作,还能推动工作、引领工作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因此,一些重要文稿需要领导干部指导起草、修改把关,甚至直接“下手”,使得文稿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工作情况和工作方向。如果领导干部自己对重要文稿都漠不关心,文稿又如何能体现自身对某项工作的系统性思考?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推动工作、引领工作?


比如,反映出作风的不足。个别机关单位每当有大稿子、大材料任务,从上到下高度重视、开会商讨、层层签批,但到了真正落笔起草时却出现“一级一级甩手”,压力最终给到普通干部乃至挂职人员。如果是寻常的文字材料,交给普通干部先“练练手”是没有问题的,而对于重要文件、文稿,普通干部没有参与前期研究,不掌握具体情况,也不了解宏观大局,如果没有领导指点“带路”,未必能够找到方向,难免会出现“上下脱节”。有的领导干部还习惯于依赖研究机构,不只政策咨询,乃至实地调研、文件起草都假手于人,出来的文稿“课题味”比较浓,符合研究性工作的需要,但不一定符合公务工作的实际需求。


再如,折射出能力的短板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,“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。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”“不懂得用笔杆子,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”。用笔杆总结实践经验,化零散为系统、化粗浅为精深、化感性为理性,是提升领导干部思维水平、认识水平的重要方法。另外,推进一项重要工作,迫切需要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,也迫切需要善于总结、提炼,把基层的鲜活实践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,这都离不开笔杆子。领导干部不善握笔杆子,必然会影响领导作用的发挥。


图源:“国家治理杂志”微信公众号




事实上,无论身处什么位置、从事什么工作,领导干部都应该善握笔杆子。


握笔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众所周知,毛主席就是“手握笔杆”的典范,不仅亲自起草电报文件,还在延安简陋的窑洞里写出《矛盾论》《实践论》《论持久战》等理论名篇。1981年,中央专门发布指示,要求“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动手准备自己的重要讲话、报告”,并明确指出“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”。当前,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繁重,不论是做好面上的思想引领工作,还是做好具体的宣传动员工作,都需要用好笔杆子。于领导干部而言,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好我们党的优良传统。


握笔杆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基础。文稿写作,起着“以文辅政”的重要作用,是机关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部分。无论是下发文件通知、制定法律法规,还是布置工作、请示报告、沟通协调,无不需要拿起笔杆。尤其是机关的重要文字材料,说出去、留下来,都可能成为记录历史的重要版本,其价值意义不可小觑。领导干部善握笔杆子,能够起到示范和带领作用,提升整个单位对工作的思考和谋划水平。


握笔杆是提升本领的关键环节。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觉:说几句话不是难事,甚至能侃侃而谈、滔滔不绝,一旦动笔写却无从落笔、笔端顿感涩滞。何以如此?正如有语言学家所说,“写作之难,在于把网状的思考,用树状结构,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”。党政机关的文稿,更须掌握实情、分析问题,提出切实对策,写出些“道道”来。领导干部只有自己经常性地研究、指导甚至亲自动手撰写、修改文稿,才能借此提升逻辑性、思考力、判断力,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开展。如果长期停笔、请人代笔,久而久之就会“自废武功”。


既然如此,为何少数领导干部会忽视笔杆子的作用?有的是不想去写、不愿琢磨,思想陷入了懒惰;有的是脑中空空、胸无点墨,对工作本来就缺乏思考;还有的是怕苦嫌累,以工作太忙作为借口,等等。


图源:“秘书工作”微信公众号




领导干部善握笔杆子是必要之事、必为之举,然而真正握好却不容易。善握笔杆子需要正知敏行、久久为功。


形成勤学善思的自觉。党政机关的文稿,不是舞文弄墨、秀才炫技,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,而是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。领导干部善握笔杆子,体现出来的是战略、策略、思想、方法。因此,善握笔杆子不是说要不停地写,更不是脱离实践、坐而论道。有人说,大凡思想者,必是善写者。领导干部善握笔杆子,关键是要在学习、思考和领悟上下足功夫,多涵养书卷气,在平时多深入学习我们党的创新理论,多深入思考工作中的痛点堵点,多深入实践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,沉淀出能够揭示本质、见微知著的想法。把工作研究透了,把内在规律理清了,在研究和指导重要文稿时自然能够出思路、出点子。总是枯坐办公室,即使绞尽脑汁、咬破指甲也难以写出含金量高、指导性强的文稿。


保持“握笔杆”的状态。握笔杆的过程,其实也是对工作进行回顾、总结、分析、部署的过程。领导干部工作再忙,也应腾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,将思考决策、把向定调诉诸文字。同时,勤拿笔杆并非动辄长篇累牍、提笔千言,重要的是落到日常、形成习惯。实际工作中,就有不少领导干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,经常温故知新、举一反三,通过记笔记、写日记等各种方式,及时记录心得体会,抓住思想火花,涵养胸中“丘壑”,纳“乾坤”于笔下。


发扬“短实新”的文风。中国人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是“有物有序”。“有物”,即有内容;“有序”,是有条理。在浙江工作期间,习近平同志提倡“短实新”的文风,要求“文稿宜短则短,宜长则长,开题单刀直入,分析鞭辟入里,论证顺藤摸瓜,结论水到渠成”。“短”“实”“新”看起来指向不同,实则相互联通、相互支撑,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,反映深入浅出的特性,锚定解决问题的目标。


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准。善握笔杆子,应少写正确的废话,多写深入思考过的文字,做到“一句是一句”,甚至“一句顶几句”,让人感到“思路很清晰、观点很明确、重点很清楚、要求很具体”。


茫茫九脉流中国,纵横当有凌云笔。领导干部善握笔杆子,是一种责任,更应成为一种自觉,应努力练就“凌云之笔”,并写在山川大地上,写入人心历史中。





各位读者:在下方评论区留言,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,我们将赠送任意一套《浙江宣传》书籍。您觉得该如何握好笔杆子?来评论区聊一聊吧!

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

▼ 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 ▼



往 期 精 彩 内 容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浙江宣传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